歷史源流及特色
彰化縣内原住民人口數約七千人,為了照顧原住民族群、提升原住民文化層次、充實原住民生活内涵及凝聚原住民文化,彰化縣政府於原税捐處舊址規劃與結合彰化市復興環保公園興建本館,為提供縣内原住民完善的服務,彰顯原住民委員會扶植照護少數民族政策,於民國88年由台灣省政府原住民事務委員會及91年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輔助經費,在93年興建完成「彰化縣原住民生活館」,做為原住民在彰化的家。
彰化縣原住民生活館建築規劃為地下一層、地上三層的建築物,外觀使用富原味和具代表性的石材,戶外則設有圓形模構劇場,劇場的圖騰柱代表各族一律平等,各自擁有獨特而傲人的文化歷史。本館更打造16族主題生活場景,讓參觀民眾能夠藉由互動融入置原鄉,加深民眾對於原住民各族生活、文化(物)藝術的印象。在樂器體驗區還會帶領大家一起敲擊原住民樂器配合唱歌及跳舞,以音樂來主導社區向心力,並倡導音樂無國界舉辦長期音樂饗宴活動。本館是全國唯一將原住民服務窗口及生活館結合之縣市,民政處原住民暨民族事務科。
最新消息
- 請入館民眾戴口罩、配合量測體溫及實聯制


